白茶与绿茶在性质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于制作工艺、成分及适用人群等方面。白茶属微发酵茶,性偏凉;绿茶未经发酵,性偏寒凉,两者在茶性、功效上有所不同。
从制作工艺来看,白茶仅经过萎凋和干燥工序,最大程度保留茶叶天然成分,茶多酚氧化程度约10%-30%。绿茶则经高温杀青阻止酶促氧化,未发酵,茶多酚含量高达20%-35%。这种工艺差异使绿茶含有更多茶碱、咖啡因等刺激性成分,而白茶在陈化过程中会产生更多黄酮类物质。
从茶性特点分析,绿茶性寒具有较强清热降火功效,适合夏季饮用或实热体质人群,但脾胃虚寒者过量饮用易引发胃肠不适。白茶性凉中带润,新茶清凉感明显,经3年以上陈化后茶性转平和,兼具抗氧化和滋阴作用,更适合秋季养肺或阴虚体质者日常饮用。
存储特性方面,绿茶保质期通常为12-18个月,久存易发生氧化导致风味流失。白茶则可长期存放,在适当条件下能持续转化,5-7年的老白茶茶性趋于温和,适合更多人饮用。需注意空腹、夜间等特殊时段应控制饮茶浓度,体质虚寒者可选择陈年白茶替代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