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白蛋白偏低有哪些影响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白蛋白偏低可能导致水肿、免疫功能下降、营养代谢异常等多种影响,具体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长期白蛋白水平过低可能提示潜在疾病,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水肿

白蛋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其浓度降低会导致血管内水分外渗至组织间隙,引发眼睑、下肢等部位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胸腔或腹腔积液。

2、免疫功能减弱

白蛋白参与多种免疫调节物质的运输和储存,水平降低可能削弱抗体产生和补体系统功能,增加细菌感染风险,常见反复呼吸道或尿路感染。

3、伤口愈合延迟

作为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白蛋白不足会影响胶原蛋白合成,导致术后创面愈合缓慢,皮肤破损恢复期延长2-3周甚至更久。

4、肝脏疾病进展

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白蛋白合成减少时,常伴随凝血功能障碍和黄疸加重,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提示肝功能明显受损。

5、营养代谢紊乱

长期低白蛋白状态会影响脂肪酸运输和药物代谢,导致维生素缺乏、药物毒性蓄积,恶性肿瘤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消瘦和恶病质。

发现白蛋白降低应完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查,排除肾病综合征、慢性消耗性疾病等病因。日常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但肝病患者需遵医嘱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诱发肝性脑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