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感染证据、全身炎症反应以及器官功能障碍等标准进行综合判断。具体诊断依据包括明确感染的存在、符合全身炎症反应指标、器官功能评估异常等,早期识别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1、明确感染存在
败血症的诊断首先需确认感染源,可能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发现。例如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血液培养或其他体液培养检出病原体,或影像学提示肺炎、腹腔感染等病灶。感染部位的局部症状如咳嗽、尿痛等也有助于判断。
2、全身炎症反应指标
患者需符合至少两项全身炎症反应标准,包括体温高于38.3℃或低于36℃,心率超过90次/分,呼吸频率大于20次/分,白细胞计数高于12×10⁹/L或低于4×10⁹/L。这些指标反映机体对感染的过度免疫应答,可能伴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性标志物升高。
3、器官功能障碍评估
采用SOFA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判断器官功能,包括氧合指数下降、血小板减少、胆红素升高、肌酐水平上升等。若急性器官功能恶化且SOFA评分≥2分,结合感染证据即可诊断。此外,血乳酸水平>2mmol/L提示组织灌注不足,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出现疑似败血症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进行血培养、炎症指标检测及器官功能评估。治疗需在重症监护下开展,包括抗感染治疗、液体复苏及器官支持等措施,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全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