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患者出现面部疼痛,可能与炎症刺激、压力增高、神经受累等原因有关。鼻窦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当鼻窦黏膜发生炎症时,可能导致以下情况:
1、炎症刺激
鼻窦发生炎症时,黏膜会充血肿胀并分泌大量黏液。这些分泌物若无法及时排出,可能积聚在鼻窦腔内,刺激周围组织。同时,炎症反应会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直接刺激面部神经末梢,引发钝痛或胀痛感,疼痛多集中在面颊、前额等区域。
2、压力增高
鼻窦是颅骨内的含气空腔,与鼻腔相通。当鼻窦开口因黏膜肿胀被堵塞时,窦腔内的空气逐渐被吸收形成负压,导致腔内压力失衡。随着炎症加重,窦腔内可能积聚脓性分泌物,进一步增高压力并压迫周围骨壁。这种压力变化可通过骨传导作用于面部,产生明显的压痛感,尤其在低头或咳嗽时疼痛加剧。
3、神经受累
鼻窦邻近三叉神经分支分布区域。严重的鼻窦炎可能引发神经反射性疼痛,尤其是上颌窦炎常引起上牙槽和面中部疼痛。慢性炎症还可能导致神经敏感性增强,出现持续性隐痛或触痛,部分患者可伴随头痛、眼周酸胀等症状。
若面部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鼻腔脓性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建议尽早就医。临床常通过鼻内镜、CT等检查评估病情,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可能涉及鼻腔冲洗、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及鼻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综合方案。急性期及时规范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并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