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补体C3水平可能提示免疫系统异常,通常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肾脏疾病相关。补体C3是人体免疫反应的重要成分,其水平下降可能影响机体的防御能力,并反映潜在疾病的活动性。
低补体C3水平可能导致免疫复合物清除能力减弱,增加感染风险。例如,细菌感染时补体被大量消耗,可能加重炎症反应。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补体C3降低常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可能伴随皮疹、关节肿痛等症状,需通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控制病情。
在肾脏疾病方面,低补体C3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密切相关。这种情况下补体通过旁路途径过度激活,导致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出现血尿、蛋白尿等表现,治疗需针对感染源使用抗生素,并结合利尿剂等药物改善肾功能。部分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也会出现持续性低补体C3,可能需要免疫调节治疗。
建议发现补体C3水平异常时及时就医,完善抗核抗体、肾功能检测等检查。日常需注意预防感染,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补体水平。具体治疗方案应由风湿免疫科或肾内科医生根据病因制定,切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