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食物中毒后如何正确服用药物?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食物中毒后的正确用药方法一般包括停止进食、补充水分、药物缓解症状、重症就医及调整饮食等。具体需根据中毒程度及症状遵医嘱处理,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1、停止进食

食物中毒后需立即停止摄入可疑食物,减少胃肠道刺激。若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建议暂时禁食4~6小时,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渐恢复流质饮食。

2、补充水分

频繁呕吐或腹泻可能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成人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3000ml,分次少量饮用,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

3、药物缓解症状

在医生指导下可服用蒙脱石散吸附毒素,或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若出现严重腹痛,可能短期使用山莨菪碱等抗胆碱药物,但需注意抗生素仅适用于细菌性食物中毒,不可擅自使用。

4、重症就医

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9℃、血便、意识模糊或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医生可能进行洗胃、导泻或静脉注射解毒剂等干预,重症患者需住院监测肝肾功能。

5、调整饮食

症状缓解后1~2天宜选择米汤、藕粉等低脂低纤维食物,逐步过渡到面条、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乳制品、辛辣食物,直至胃肠功能完全恢复。

食物中毒后需密切观察24小时内的症状变化,若自行服药后未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诊。特别注意婴幼儿、孕妇及老年人群体发生食物中毒时,不建议自行用药,应直接就医进行规范治疗。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说明书剂量和医师指导,避免叠加使用止吐止泻药物掩盖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