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后可通过观察症状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留意脱水迹象等方式监测病情发展。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严重表现,需及时就医诊治。
1、观察症状变化
注意呕吐、腹泻的频率及性质,若呕吐物或排泄物中带有血液、黏液,或腹泻次数超过每日10次,可能提示病情加重。同时需关注是否出现剧烈腹痛、持续高热等症状,这些可能由细菌性食物中毒引起。
2、监测生命体征
每日至少测量4次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体温超过38.5℃提示感染可能,血压低于90/60mmHg伴随心率加快(>100次/分)可能预示休克前期。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需警惕代谢性酸中毒。
3、留意脱水迹象
观察口腔黏膜湿润度、皮肤弹性及尿量变化。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婴幼儿4-6小时无排尿,或出现眼窝凹陷、哭时无泪等表现,表明已发生中重度脱水,需立即补液治疗。
日常应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记录症状变化的时间线和具体表现,就诊时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进食史和症状演变过程。若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少尿无尿等危重征象,需立即前往急诊科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