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食物中毒后如何预防脱水?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食物中毒后预防脱水一般可通过口服补液盐、增加饮水量、调整饮食、静脉补液以及监测症状等方式实现。具体处理需根据脱水程度和身体状况进行选择,必要时及时就医。

1、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含有葡萄糖、钠、钾等成分,能有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建议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导的配比冲调,少量多次饮用,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此方法适用于轻度脱水且无频繁呕吐的情况。

2、增加饮水量

持续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每次50~100毫升,间隔10~15分钟一次。温水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淡盐水有助于维持体内钠离子平衡。需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防止诱发呕吐。

3、调整饮食

在呕吐缓解后,可进食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既能补充水分又提供能量。苹果泥、香蕉等含钾丰富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电解质紊乱。需避免摄入乳制品、高纤维或油腻食物,以防加重腹泻。

4、静脉补液

若出现严重呕吐、腹泻导致无法经口补液,或存在意识模糊、少尿等中重度脱水症状时,需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输液。医院会根据血电解质检测结果调整补液成分和速度,快速纠正体液失衡。

5、监测症状

需密切观察尿量、皮肤弹性、精神状态等脱水体征。若24小时内排尿少于3次或尿液呈深黄色,提示脱水加重。儿童出现哭时无泪、囟门凹陷,或成人持续心悸、头晕时,应及时前往急诊科治疗。

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后,建议先暂停进食4~6小时让胃肠道休息。补液期间注意记录呕吐、腹泻的频率和量,便于医生评估脱水程度。恢复期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酒精、咖啡等刺激性饮品。若自行补液后症状未缓解或持续发热,应尽快到消化内科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