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野艾蒿和艾草哪个更适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野艾蒿和艾草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各有特点,通常需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选择。艾草性温味苦,多用于温中散寒;野艾蒿性凉味辛,侧重清热化湿,两者适用证型不同。

1、性味归经

艾草性温味辛、苦,归肝、脾、肾经,其温性特点适合调理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腹泻。野艾蒿性凉味辛,归脾、胃经,凉性更适用于湿热内蕴导致的胃脘灼热、口苦等症状。

2、主要功效

艾草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功效,可改善寒邪客胃导致的消化不良。野艾蒿侧重清热利湿、消积导滞,对饮食积滞、湿热型胃炎效果更佳。

3、适用病症

艾草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常见症状为食冷痛甚、大便溏薄。野艾蒿多用于急性胃肠炎、胆囊炎等湿热证候,伴随舌苔黄腻、小便短赤等表现。

4、使用方法

艾草多采用艾灸神阙、中脘等穴位治疗虚寒型胃肠疾病,内服需配伍其他药材。野艾蒿通常煎汤内服,常与黄连、蒲公英等配伍使用。

使用中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需经中医师辨证论治。虚寒体质者慎用野艾蒿,湿热体质者不宜长期使用艾草。两者均可配合针灸或推拿治疗,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加重胃肠负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