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息肉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贫血以及肠梗阻等表现,具体症状与息肉大小、位置等因素有关。
1、便血
肠道息肉表面血管丰富且质地较脆,当粪便摩擦或息肉发生糜烂时,可能引起出血。血液常呈鲜红色或暗红色,附着在粪便表面或混杂于粪便中。
2、腹痛
较大的息肉可能刺激肠壁或影响肠道正常蠕动,导致腹部隐痛或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多位于下腹部或病变对应的肠道区域。
3、排便习惯改变
息肉持续增长可能影响肠道功能,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部分患者会感觉排便后仍有便意。
4、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血红蛋白下降,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血液检查可见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5、肠梗阻
直径超过2厘米的息肉可能堵塞肠腔,引发停止排气排便、腹部膨隆、恶心呕吐等肠梗阻表现,腹部CT检查可见肠管扩张。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明确息肉性质及大小。对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或病理检查提示腺瘤性息肉者,通常需在内镜下切除并定期随访复查。日常应注意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以降低肠道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