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肠道息肉需要做哪些检查?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肠道息肉通常需要通过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粪便检测以及病理活检等方法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式需根据患者情况由医生综合判断。

1、肠镜检查

肠镜是诊断肠道息肉的首选方法,包括结肠镜和乙状结肠镜检查。通过内镜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发现息肉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并能在检查过程中切除较小的病变组织。对于疑似高危病变或家族性息肉病患者,医生可能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2、影像学检查

腹部CT或MRI结肠成像适用于无法耐受肠镜的患者,通过三维重建技术显示肠道结构,帮助发现较大息肉或肿瘤。这类检查虽不能直接取样,但可辅助评估病变范围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3、粪便检测

粪便潜血试验能筛查消化道隐性出血,粪便DNA检测可发现特定基因突变,这两种无创检查适用于大规模筛查或肠镜禁忌人群。但阳性结果仍需结合肠镜进一步确诊,阴性结果也不能完全排除息肉可能。

4、病理活检

通过肠镜取得息肉组织后进行病理学分析,可明确息肉性质(如腺瘤性、增生性或炎性),判断是否存在癌变风险。对于直径大于1厘米、表面糜烂或形态异常的息肉,病理诊断尤为重要。

发现肠道息肉后应尽早就医,医生会根据息肉数量、大小和病理结果制定随访计划。日常需注意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避免长期便秘,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癌筛查以早期发现病变。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