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后身体反应主要包括电流灼伤、肌肉收缩、心律失常、神经损伤以及继发性创伤等。具体表现因电流强度、接触时间和路径不同而有所差异。
1、电流灼伤
电流通过皮肤时会产生高热,导致接触部位出现焦痂或炭化伤口。伤口通常呈现圆形或椭圆形,入口处损伤较出口处更严重,可能伴随深层组织坏死。
2、肌肉收缩
50Hz工频电流可引起持续性肌肉强直收缩,常见于手部触电时导致“抓紧电源无法挣脱”现象。严重时可能引发骨折或关节脱位,如电流通过胸部会导致呼吸肌强直性收缩引发窒息。
3、心律失常
30mA以上电流通过心脏易诱发心室颤动,表现为脉搏消失、意识丧失。动物实验显示,60Hz交流电在100-200mA时即可引发致命性室颤,心脏停跳常在触电后数分钟内发生。
4、神经损伤
电流可破坏神经系统传导功能,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或暂时性瘫痪。中枢神经受损时可能引起抽搐、昏迷,部分患者会出现延迟性神经病变,表现为触电后数周出现肌无力。
5、继发性创伤
高空触电坠落可导致颅脑损伤、脊柱骨折等复合伤。高压电击还可能引发血管内膜损伤,导致迟发性血栓形成或组织缺血坏死。
发生触电后应立即切断电源,用绝缘物体移开带电体。若伤者无呼吸心跳,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所有触电者均需送医检查,即使表面无伤痕也可能存在内脏损伤或迟发性并发症,需持续心电监护24小时以上排除心肌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