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引起的喘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避免诱发因素、氧疗、机械通气、中医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和控制。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处理。
1、药物治疗
哮喘患者出现喘息时需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支气管扩张剂,能够快速缓解气道痉挛。对于慢性持续期患者,可联合使用孟鲁司司特钠片等抗炎药物,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2、避免诱发因素
明确并远离过敏原是关键措施。常见诱发因素包括尘螨、花粉、冷空气等,患者需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急性发作期需佩戴口罩,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或烟雾,外出时注意保暖。
3、氧疗
严重喘息伴血氧饱和度低于92%时,需立即进行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控制在2-4L/min,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家庭氧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操作,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
4、机械通气
当出现呼吸肌疲劳、意识障碍等危重情况时,需采用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通过正压通气改善肺泡通气量,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该操作需在重症监护室由专业团队实施。
5、中医治疗
在规范使用西药基础上,可配合麻黄、杏仁、甘草等中药组方调理。针灸选取定喘穴、肺俞穴等穴位进行刺激,有助于改善气道功能。需注意中医治疗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替代常规治疗。
日常需随身携带速效支气管扩张剂,记录喘息发作频率和诱因。建议定期复查肺功能,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冬季外出注意佩戴口罩,适当进行呼吸操等锻炼增强肺功能。若出现药物效果减弱或夜间憋醒等情况,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