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禁食和胃肠减压、液体复苏、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方案。
1、禁食和胃肠减压
急性期需完全禁食以减少胰液分泌,并通过胃肠减压缓解腹胀。通常需持续3-5天,待腹痛缓解、血淀粉酶下降后可逐步恢复流质饮食。
2、液体复苏
早期需快速补充晶体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每日补液量可达3000-5000ml,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补充白蛋白或血浆。
3、药物治疗
头孢呋辛等抗生素可控制胆道感染;山莨菪碱可缓解Oddi括约肌痉挛;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能抑制胰酶分泌,乌司他丁可中和活性胰酶。
4、内镜治疗
急诊ERCP适用于合并胆总管结石或急性胆管炎患者,可在发病72小时内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有效解除胆道梗阻。
5、手术治疗
重症胰腺炎合并胰腺坏死感染时需行坏死组织清除术,胆囊切除术建议在病情稳定后2-4周实施,以防复发。
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器官功能,重症患者应转入ICU监护。恢复期应严格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胆结石患者建议尽早行胆囊切除以消除病因。所有治疗方案均需由消化内科和外科医生共同评估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