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可能与高血压肾病有关,但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导致,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高血压肾病确实可能引起肾脏损害,进而出现蛋白尿,但其他肾脏疾病或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发类似表现。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内高压,造成肾小球滤过膜损伤,使血液中的蛋白质漏入尿液中。此类蛋白尿通常呈微量,早期可能表现为尿液中泡沫增多,随着病程进展可能逐渐加重。患者多伴有血压控制不佳、夜尿增多等表现,可通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发现异常。
糖尿病肾病是蛋白尿的常见病因,高血糖状态会引发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扩张。这类患者通常有明确的糖尿病史,尿蛋白量可能从微量逐步发展为大量,常伴随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出现血尿伴蛋白尿,部分病例由感染诱发,尿液检查可见异形红细胞。狼疮性肾炎多见于育龄期女性,除蛋白尿外可能伴有关节痛、皮疹等全身症状,需通过抗核抗体检测协助诊断。
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建议及时到肾内科就诊,完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和肾脏超声等评估。确诊高血压肾病的患者需严格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优先选用ACEI或ARB类降压药。日常生活中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摄盐量不超过5克,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