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类降压药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水肿、心悸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或牙龈增生。这类药物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但可能引发血管扩张相关的不良反应。
1、头痛和面部潮红
地平类药物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扩张外周血管,可能引起脑血管扩张导致搏动性头痛,面部血管扩张导致皮肤发红、发热感,约20%-30%患者用药初期会出现,多数在持续用药1-2周后逐渐耐受。
2、下肢水肿
发生率约10%-15%,因小动脉扩张程度大于小静脉,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导致液体渗出。水肿多发生在踝部,保持下肢抬高、穿戴弹力袜可缓解,严重时需联用利尿剂或调整用药方案。
3、心悸和低血压
血管扩张可能反射性激活交感神经,引起心率加快和心搏增强感,发生率约5%-8%。血压下降过快时可能出现头晕、乏力,老年患者及联合使用其他降压药时更需监测血压变化。
4、牙龈增生
长期使用硝苯地平的患者约3%-5%会出现牙龈纤维性增生,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与药物影响成纤维细胞代谢有关。加强口腔护理、定期洁牙可改善,必要时需更换降压方案。
5、便秘和胃肠道反应
此类药物可能抑制肠道平滑肌收缩,老年患者便秘发生率可达7%-10%,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严重时可使用缓泻剂。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恶心、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服用地平类降压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出现持续性头痛或严重水肿应及时复诊。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用药期间保持口腔卫生。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