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暴露后需根据接触途径及时处理,一般包括立即脱离环境、清洗接触部位、对症治疗、日常防护以及就医治疗等措施。具体处理方法需视暴露程度和症状而定,以下为常见处理方式:
1、立即脱离环境
迅速离开二氧化氯污染区域,转移至空气流通处,避免继续吸入或接触有害物质。若衣物沾染,应立即脱去污染衣物并用清水冲洗皮肤。
2、清洗接触部位
皮肤接触后需用大量清水持续冲洗至少15分钟,减少化学物质残留。若眼睛接触,应撑开眼睑并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清水冲洗,避免揉搓。
3、对症治疗
若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刺激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吸入剂等缓解症状。皮肤红肿瘙痒时可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4、日常防护
处理二氧化氯时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及防毒口罩,避免直接接触。储存需远离火源,置于阴凉通风处,防止泄漏。
5、就医治疗
若暴露后出现持续胸痛、意识模糊、皮肤溃烂或呼吸困难加重,需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接受吸氧、雾化治疗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等干预。
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意外暴露后切勿拖延处理。轻度症状者经清洗和休息后可缓解,但若存在黏膜损伤、气道痉挛或全身中毒表现,必须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救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