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颌是否遗传给下一代不能一概而论,其形成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由后天因素导致。多数情况下,家族中存在反颌病史时,下一代出现反颌的概率会有所增加,但并非绝对。
1、遗传因素
部分反颌尤其是骨性反颌具有遗传倾向。若父母一方或双方存在下颌发育过度、上颌发育不足等颌骨结构异常,子女可能通过基因遗传获得相似的颌面特征。这类情况通常在乳牙期或替牙期即可观察到颌骨形态异常,需早期干预。
2、后天因素
儿童长期吮指、口呼吸、异常吞咽等不良习惯可能引发功能性反颌。此外,乳牙早失、外伤导致颌骨发育异常,或者鼻咽部疾病引起的上气道阻塞,也可能造成下颌前突。这类后天性反颌与遗传无关,通过纠正习惯或正畸治疗可改善。
家长若发现孩子存在下颌前突、地包天等表现,建议在3-5岁乳牙期开始定期口腔检查。对于有家族史者,可通过早期功能性矫治器干预颌骨发育。成年骨性反颌需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治疗,但治疗后咬合关系的稳定性与遗传因素无直接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