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通常比房扑患者更容易引发中风,但两者均存在血栓栓塞风险。房颤和房扑均属于房性心律失常,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增加血栓形成概率,需根据具体病情评估风险。
房颤是心房各部分肌纤维不协调的颤动,导致心房无法有效收缩,血液易在心房尤其是左心耳淤滞形成血栓。临床数据显示,房颤患者的中风风险比正常人高5倍以上。房扑的心房电活动相对规律,收缩功能部分保留,血栓风险略低于房颤,但快速心室率仍会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当房扑持续存在或转为房颤时,血栓风险会显著升高。部分房扑患者可能合并结构性心脏病,此时中风风险可能接近房颤水平。
建议确诊房颤或房扑的患者定期进行卒中风险评估,根据CHA₂DS₂-VASc评分决定抗凝治疗。保持规律心电监测,控制心室率,及时处理诱发因素。抗凝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