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蚊症与白内障通常没有直接关系,但两者可能因年龄增长、眼部外伤等因素同时出现。飞蚊症主要表现为眼前飘动的小黑影,而白内障以视力模糊、眩光为特征,属于不同结构的眼部问题。
飞蚊症主要与玻璃体液化或后脱离有关,是玻璃体自然老化引起的生理现象。玻璃体中的胶原纤维塌陷形成混浊物,在视网膜投射出阴影,导致飞蚊感。这种情况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适应或玻璃体激光消融术改善。
白内障则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引发的光学障碍,常见诱因包括老化、紫外线暴露、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晶状体逐渐浑浊导致光线散射,出现视物模糊、颜色辨识度下降等症状。成熟期白内障可通过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有效恢复视力。
虽然两者发病机制不同,但存在部分共同危险因素。眼部外伤可能同时损伤玻璃体和晶状体,引发飞蚊症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葡萄膜炎等炎症反应可能波及多个眼内结构,造成玻璃体混浊与并发性白内障。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可能加速晶状体混浊,同时影响玻璃体代谢。
若出现视力骤降、视野缺损或飞蚊数量急剧增加,应及时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专科检查。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接受眼科体检,糖尿病患者需每半年监测眼底。日常注意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血糖血压,避免过度用眼,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护眼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