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非萎缩性胃炎如何诊断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非萎缩性胃炎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胃镜检查、组织活检、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方法综合判断。具体诊断流程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症状及检查结果制定。

1、胃镜检查

胃镜是诊断非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手段,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和色泽变化。医生通过内镜发现胃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等表现时,可初步判断存在炎症反应。胃镜检查还能排除胃癌、胃溃疡等其他器质性疾病。

2、组织活检

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医生会钳取少量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验。显微镜下若发现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等慢性炎症细胞,且未出现腺体萎缩或肠上皮化生,即可确诊为非萎缩性胃炎。活检还能评估炎症程度和病变范围。

3、幽门螺杆菌检测

约70%的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临床常用尿素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或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进行筛查。确诊感染后需配合根治治疗,部分患者根除细菌后症状可明显缓解。

日常若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确诊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胃镜,同时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进食过热、过辣或腌制食物,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疾病恢复。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