榧子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材,一般具有驱虫、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消积化食以及缓解痔疮等功效和作用。其临床应用需在中医辨证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盲目使用。
1、驱虫
榧子含有的特有成分能麻痹肠道寄生虫,促使虫体排出体外,对蛔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具有辅助改善作用。
2、润肺止咳
中医认为榧子归肺经,其油脂成分可滋养肺阴,减轻干咳无痰、咽喉干痒等肺燥症状。
3、润肠通便
榧子富含脂肪油,能润滑肠道,促进肠蠕动,对于阴虚肠燥引起的便秘、排便困难有缓解效果。
4、消积化食
其有效成分可促进胃液分泌,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改善食积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
5、缓解痔疮
榧子外用时可收敛止血,配合清热解毒药材使用,对痔疮肿痛、出血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
需注意的是,榧子性味甘平,但过量食用可能引起滑肠腹泻。孕妇、脾胃虚寒者应慎用。若存在寄生虫感染或持续性便秘等症状,建议先至正规医院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规范药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