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间质病变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测试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必要时进行肺活检明确病变性质。具体诊断流程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制定。
1、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高分辨率CT是常用手段,能够清晰显示肺间质的网格状、蜂窝状改变或磨玻璃样阴影,帮助定位病变范围和特征。高分辨率CT对早期病变的敏感性较高。
2、肺功能测试
通过肺活量测定、弥散功能检测等评估通气功能和气体交换能力。典型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一氧化碳弥散量降低,反映肺组织弹性下降和肺泡结构破坏。
3、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自身抗体谱、炎症标志物检测等,有助于鉴别结缔组织病、尘肺或过敏性肺炎等继发性病因。部分患者需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类分析。
4、肺活检
当无创检查无法明确病因时,可通过支气管镜活检或外科肺活检获取组织标本,病理学检查能直接观察肺泡间隔增厚、纤维化程度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等疾病具有确诊价值。
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等症状,应及时到呼吸科就诊。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患者需配合完成系列检查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