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剖宫产通常存在术中出血、感染风险、麻醉并发症、脏器损伤、术后粘连等风险。手术需由专业医生根据产妇指征选择,并提前评估风险。
1、术中出血
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可能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位置异常或血管损伤导致大量出血。若出血量超过1000ml,可能引发休克、凝血功能障碍,需通过输血、药物促宫缩或介入手术止血。严重时可能需切除子宫挽救生命。
2、感染风险
手术创面暴露可能引发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或泌尿系统感染。肥胖、糖尿病或胎膜早破的产妇感染概率增加5-8%,需规范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切口护理,出现红肿渗液需及时清创处理。
3、麻醉并发症
椎管内麻醉可能导致低血压、头痛或神经损伤,发生率约1%-3%。全麻存在误吸风险,可能影响新生儿呼吸。麻醉医师需全程监测生命体征,出现异常需立即调整麻醉方案。
4、脏器损伤
手术分离过程中可能误伤膀胱、输尿管或肠道,发生率约0.1%-0.5%。需术中仔细解剖层次,发现损伤应立即修补。延迟发现的损伤可能导致尿瘘、肠瘘等并发症。
5、术后粘连
约20%-40%产妇术后出现盆腔粘连,可能引起慢性盆腔痛、肠梗阻或继发不孕。二次剖宫产时粘连分离会增加手术难度和出血风险,术后早期活动可降低粘连程度。
建议孕产妇选择具备抢救资质的医院进行手术,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血型等检查。术后需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密切观察恶露量及切口愈合情况。出现发热、腹痛加剧或异常出血时,应及时返院复查超声及血常规。哺乳期用药需提前告知医生,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