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识别早期肝病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识别早期肝病通常可以通过观察消化系统症状、皮肤变化、全身症状、尿液变化以及肝区不适等异常表现进行初步判断。若存在上述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诊断。

1、消化系统症状

肝脏功能受损可能影响胆汁分泌及消化酶活性,导致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进食油腻食物后不适感加重,伴随体重下降。这些非特异性症状易与胃肠疾病混淆,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2、皮肤变化

肝脏代谢能力下降会导致胆红素积累,引发巩膜黄染、皮肤黄染等黄疸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蜘蛛痣(胸前区红色血管痣)或肝掌(手掌红斑)。这些体征常提示肝脏代谢功能异常,应尽快进行肝功能检测。

3、全身症状

早期可能出现持续性疲劳乏力,即使充分休息仍无法缓解,部分患者伴随低热、肌肉酸痛。这与肝脏解毒功能下降、代谢产物堆积有关,夜间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4、尿液变化

尿液颜色加深呈深黄色或茶色,尤其在晨起时更为显著。这是因为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尿胆原增加,需与脱水引起的尿色加深相鉴别,通常伴随尿泡沫增多现象。

5、肝区不适

约30%患者会出现右上腹隐痛或闷胀感,肝脏触诊可能有轻度肿大或压痛。疼痛常在劳累后加重,平卧休息可缓解,需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腹腔疾病。

定期进行肝功能、肝脏超声及病毒性肝炎筛查是早期发现肝病的关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酗酒和滥用药物,出现多个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或肝病科就诊。临床常用谷丙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血液指标结合弹性超声检测进行综合评估,部分病例需进行肝穿刺活检确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