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病的症状主要包括消化系统不适、黄疸、腹部疼痛、全身性症状以及疾病进展期的特殊表现。具体症状因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若出现以下异常建议尽早就医检查。
1、消化系统症状
肝胆疾病常导致胆汁分泌异常,患者易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表现。尤其是进食油腻食物后,可能诱发或加重恶心、右上腹闷胀感。
2、黄疸特征表现
胆红素代谢障碍会引起皮肤和巩膜黄染,伴随小便颜色加深呈浓茶色,粪便颜色变浅如陶土色。胆汁酸盐沉积刺激神经末梢还可引发皮肤顽固性瘙痒,夜间尤为明显。
3、腹部疼痛不适
肝区隐痛多见于肝炎、肝脓肿等肝脏疾病,疼痛多位于右侧肋缘下。胆道系统疾病如胆结石、胆囊炎常引发阵发性右上腹绞痛,可能向右肩背部放射,急性发作时伴有发热寒战。
4、全身性症状
慢性肝病患者常见持续乏力、精神萎靡,部分伴有低热、体重下降。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内分泌紊乱,表现为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月经失调。
5、晚期特征性改变
门静脉高压可致腹水、下肢水肿,腹部膨隆呈蛙腹状。慢性肝病面容表现为面色晦暗,皮肤可见蜘蛛痣和肝掌。凝血功能障碍者易出现牙龈出血、鼻衄等症状。
日常若出现持续食欲不振伴右肋下不适,建议及时检测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并进行肝胆超声检查。避免饮酒、控制高脂饮食,肝硬化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出现皮肤黄染、腹水等表现应立即就诊,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