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病可能会引发腹痛,这是该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肝吸虫病主要是由于华支睾吸虫感染肝胆系统所致,寄生虫活动及代谢产物可对局部组织造成刺激和损伤,从而引发腹部不适。
肝吸虫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其吸盘和体表结构可能直接刺激胆管壁,导致胆管炎症和胆管上皮增生。这种慢性刺激可引起右上腹隐痛或钝痛,尤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可能加重。若继发细菌感染,可能诱发急性胆管炎,出现阵发性绞痛、发热等症状。长期反复感染未及时治疗时,虫体阻塞胆管可能形成胆结石,进一步加剧腹部胀痛,并伴随黄疸等表现。
感染肝吸虫病后若出现腹痛症状,建议及时进行粪便虫卵检查、血清学检测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吡喹酮、阿苯达唑等驱虫药物,合并细菌感染者需联合抗生素治疗。日常应注意避免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处理生熟食材的刀具和砧板要分开使用,以预防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