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虫病的并发症通常包括胆道系统疾病、肝硬化和胰腺炎等。长期感染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需及时就医治疗。
1、胆道系统疾病
肝吸虫主要寄生于胆管,虫体及其代谢产物刺激胆管壁,引发胆管炎、胆囊炎等炎症反应。反复感染会导致胆管上皮增生,形成胆管纤维化,进而诱发胆结石或胆管狭窄。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疼痛、黄疸、发热等症状。
2、肝硬化
持续的重度感染会造成肝内胆管广泛纤维化,导致胆汁淤积和肝细胞损伤。随着病变进展,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脾肿大、腹水等肝硬化表现。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未经治疗且感染持续10年以上的病例中。
3、胰腺炎
当虫体移行至胰管时,可能阻塞胰液排出,引发急性或慢性胰腺炎。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恶心呕吐、脂肪泻等症状,血液检查可见血淀粉酶升高。
肝吸虫病确诊后应尽早进行驱虫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吡喹酮、阿苯达唑等。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及影像学检查,若出现腹痛加剧、皮肤黄染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诊。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鱼虾,从源头上切断感染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