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治疗后能否恢复取决于疾病阶段、病因控制及治疗依从性等因素。早期肝硬化经积极干预可能逆转,而晚期通常难以完全恢复,但规范治疗可延缓进展。
肝硬化是否可逆与病因密切相关。例如酒精性肝硬化在彻底戒酒并配合护肝治疗后,部分患者纤维化程度可能减轻;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在有效抗病毒治疗下,炎症活动可得到控制。但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病因引起的肝硬化逆转可能性相对较低。
疾病分期是重要影响因素。代偿期肝硬化肝脏仍能维持基本功能,此时及时治疗可阻止纤维化进展,部分患者经1-3年规范治疗可能出现病理学改善。失代偿期出现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时,肝脏结构已发生不可逆改变,治疗重点转为控制并发症和预防恶化。
治疗依从性直接影响预后。坚持病因治疗(如终身抗病毒)、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肝损伤因素(酒精、肝毒性药物)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60%-70%。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需定期进行胃镜检查预防出血。
建议确诊肝硬化后立即到肝病专科规范治疗,每3-6个月进行超声和肝功能检查。注意保持均衡营养,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1.2-1.5g/kg体重,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食管静脉破裂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