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肛门截石位有何作用

李俊 肛肠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肛门截石位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或治疗体位,其作用主要包括充分暴露肛门区域、便于手术操作、辅助内镜检查、促进术后恢复以及适应产科需求等。该体位通过调整患者姿势,为医务人员提供更清晰的操作视野,确保诊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1、充分暴露肛门区域

患者取仰卧位并抬高双腿,可使肛门及会阴部充分暴露。这种体位有助于医生直观观察肛周皮肤状况,如发现痔疮、肛裂、脓肿等病变,避免因视野受限导致漏诊。

2、便于手术操作

在肛肠手术中,截石位能提供稳定的术野支撑。例如痔切除术、肛瘘修复术等,医生可精准定位病灶,减少周围组织损伤,同时方便止血和缝合操作,提高手术效率及安全性。

3、辅助内镜检查

进行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时,该体位使肠管自然伸展,利于内镜顺利进入肠道。患者屈膝分腿的姿势还能缓解腹肌紧张,降低肠腔压力,减少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

4、促进术后恢复

术后保持截石位可减轻肛门区域压力,避免伤口受压出血。配合局部清洁护理,能降低感染风险,加速创面愈合。部分患者需持续该体位24小时以观察术后出血情况。

5、适应产科需求

产妇分娩时采用改良截石位,利于助产士进行会阴侧切、胎头吸引等操作。该姿势还能借助体位重力作用促进胎儿娩出,缩短产程,但需注意腿部支撑避免神经压迫。

患者需根据医嘱保持正确体位,避免随意移动影响诊疗效果。术后应定期更换敷料,保持肛周清洁干燥。若出现剧烈疼痛、渗血增多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