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脱落即直肠脱垂,通常表现为肛门肿物脱出、排便困难、肛门不适、出血以及伴随症状等,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下是具体表现:
1、肛门肿物脱出
早期排便时直肠黏膜会脱出肛门外,便后自行回纳,后期可能出现全层直肠脱垂且无法自行复位。脱出物表面可见环状皱襞,严重时长度可达5-10厘米。
2、排便困难
脱垂肠段可能堵塞肛管,导致排便费力或排便不尽感。长期脱垂可能引发肛门括约肌松弛,部分患者会出现大便失禁。
3、肛门不适及出血
脱出肠黏膜受衣物摩擦易出现糜烂或溃疡,引发肛门灼痛、瘙痒及黏液分泌。反复脱垂可能导致黏膜血管破裂,出现便后手纸带血或滴血现象。
4、伴随症状
长期脱垂可能引起下腹坠胀感,部分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若发生肠管嵌顿,可能伴随剧烈疼痛、肠管水肿甚至坏死。
出现上述症状需尽早就诊肛肠科,通过直肠指检或肠镜明确病情程度。日常应避免久蹲、用力排便,防止脱垂加重。中重度患者可能需手术治疗,避免拖延导致肛门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