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判断通常需要结合病史评估、体征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患者存在长期高血压且控制不佳时,若出现心脏相关症状,需警惕该病可能性。
1、病史评估
需明确患者高血压病程及控制情况,病程超过5年未规范治疗者风险显著增加。典型症状包括活动后胸闷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部分患者伴随心悸、下肢水肿等表现。
2、体征检查
医生听诊可发现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界扩大,常闻及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若合并心力衰竭,双肺底可能出现湿啰音,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等体征。
3、心电图检查
约60%患者可见左心室高电压伴ST-T改变,V5导联R波振幅超过2.5mV具有提示意义。动态心电图可发现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并发症表现。
4、心脏超声
诊断金标准可显示左心室肥厚(室间隔或左室后壁厚度≥11mm)、左心房扩大。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射血分数低于50%提示心功能受损。
5、实验室检查
B型利钠肽(BNP)超过100pg/ml提示心功能不全,心肌酶谱检查可鉴别是否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助于评估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程度。
出现高血压伴随心脏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通过血压动态监测、心脏彩超等检查明确诊断。确诊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进行降压治疗,建议每3-6个月复查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日常注意低盐饮食并保持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