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酮素不足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体力下降、体脂增加、情绪波动以及骨质疏松等症状。这些症状的产生与睾酮在调节生理机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密切相关,若持续时间较长或逐渐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1、性功能减退
睾酮是维持男性性欲和勃起功能的关键激素。当睾酮水平不足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可能受到抑制,导致性腺激素释放减少,从而引发性欲明显降低、勃起困难或维持时间缩短。部分患者还会伴随精液量减少、睾丸体积缩小等体征。
2、体力下降
睾酮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维持肌肉量的作用。当睾酮水平降低时,肌肉组织中的雄激素受体活性减弱,肌细胞合成速率下降,可能表现为肌肉量减少、力量减弱。患者常感觉日常活动耐力下降,爬楼梯或搬运重物时易出现疲劳感。
3、体脂增加
睾酮参与调节脂肪代谢,能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并促进脂解作用。睾酮不足时,内脏脂肪分解减少而皮下脂肪堆积增加,尤其是腹部脂肪蓄积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体重指数正常但腰围超标的情况,这种向心性肥胖与胰岛素抵抗风险升高相关。
4、情绪波动
睾酮可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调节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分泌。低睾酮状态可能导致情绪调节中枢功能异常,出现抑郁、焦虑、易激惹等情绪变化。部分患者还伴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等认知功能改变。
5、骨质疏松
睾酮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并抑制破骨细胞分化。长期睾酮水平低下会导致骨转换失衡,骨密度每年可能下降1-2%,增加骨折风险。这类骨质疏松好发于椎体和髋部,可能表现为身高缩短、脊柱后凸或轻微外伤后骨折。
日常保持适度运动,如抗阻训练和有氧运动相结合,有助于维持睾酮水平。均衡饮食中需保证锌、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若出现多个相关症状,建议到内分泌科进行血清总睾酮、游离睾酮检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