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静脉穿刺点的确定通常可通过体表解剖定位法、动脉搏动参照法以及超声引导定位法实现。具体方法需根据操作者经验及患者个体情况选择,以确保穿刺准确性和安全性。
1、体表解剖定位法
患者取仰卧位,下肢稍外展外旋。首先定位腹股沟韧带,其位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处。股静脉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的下方2-3厘米处,紧贴股动脉内侧。操作者可用手指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触诊,此处为股动脉搏动最明显的位置,其内侧0.5-1厘米即为股静脉穿刺点。此方法适用于股动脉搏动清晰的患者。
2、动脉搏动参照法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先触摸到股动脉搏动后,将食指和中指分别置于动脉两侧。由于股静脉位于动脉内侧且位置较深,穿刺点应选择在动脉搏动点内侧0.5-1厘米处,进针方向与皮肤呈30-45度角朝向脐部。对于肥胖或动脉搏动微弱的患者,可结合解剖标志进行双重确认。
3、超声引导定位法
使用高频超声探头横向放置于腹股沟韧带下方,可清晰显示股动静脉的横截面图像。股静脉位于股动脉内侧,呈可压缩的无回声管状结构。在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针可精准进入静脉管腔。该方法尤其适用于解剖标志不明显、凝血功能障碍或需反复穿刺的患者,能有效降低误穿动脉的风险。
进行股静脉穿刺时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神经和淋巴管。穿刺后应加压包扎并观察有无血肿形成。对于特殊体型或存在血管畸形的患者,建议在超声引导下操作以提高成功率。若穿刺过程中出现异常出血或患者主诉剧烈疼痛,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评估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