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痂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痂在骨折治疗中主要起到连接断端、稳定骨折部位、促进愈合过程、重塑骨结构以及防止骨折移位等作用。作为骨折愈合的关键环节,骨痂的形成和发育直接影响骨骼修复的效果。

1、连接断端

骨痂通过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在骨折断端之间形成桥梁结构。早期纤维性骨痂填充骨折间隙,随后逐渐钙化形成骨性骨痂,实现断端的物理性连接。这种连接为后续骨组织再生提供了结构基础。

2、稳定骨折部位

新生骨痂包裹骨折端形成临时性固定结构,可显著降低骨折断端的异常活动度。随着骨痂逐渐骨化,其机械强度从初始的纤维连接增强至板层骨水平,有效维持骨折复位后的解剖位置。

3、促进愈合过程

骨痂组织富含血管和生长因子,能刺激成骨细胞活化增殖。其形成的微环境可促进钙盐沉积,加速编织骨向板层骨的转化,缩短骨折愈合周期约30%-40%。

4、重塑骨结构

通过破骨细胞的吸收和成骨细胞的再生,骨痂可动态调整骨小梁排列方向。这种重建过程持续6-12个月,使新生骨组织逐步恢复与机械应力相适应的解剖形态和生物力学特性。

5、防止骨折移位

成熟的骨痂形成环形包裹结构,能对抗扭转、剪切等外力。临床数据显示,充分发育的骨痂可使骨折端稳定性提高5-8倍,有效降低继发移位的风险。

骨折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制动,避免早期负重影响骨痂形成。定期影像学复查可监测骨痂发育情况,血钙、维生素D等营养补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应根据骨痂成熟度循序渐进,切忌自行采用推拿等可能影响愈合的治疗手段。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