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扫描在骨肿瘤的诊断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通常可以作为辅助检查手段帮助评估骨骼病变。其优势在于能够早期发现骨骼代谢异常,尤其对于转移性骨肿瘤的筛查较为敏感。
骨扫描通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在骨骼中的分布情况,反映骨代谢活跃程度。当骨骼出现肿瘤、炎症或损伤时,局部血流增加和成骨活性增强,会导致显像剂异常浓聚。这种特性使其能够比X线更早发现骨肿瘤的微小病变,特别是对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易发生骨转移的肿瘤,骨扫描常作为常规筛查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骨扫描的特异性相对较低。骨骼感染、骨折愈合期等良性病变也可能出现显像剂浓聚,因此需结合CT、MRI或病理活检进一步鉴别。对于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骨扫描更多用于评估全身骨骼受累范围,而非单独确诊。
建议患者在进行骨扫描前告知医生病史及用药情况,检查后适当多饮水促进显像剂排泄。具体检查方案需由医生根据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制定,以保障诊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