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肿瘤、骨髓炎以及其他骨科疾病。该手术通过向病变部位注入骨水泥,起到稳定骨骼、缓解疼痛的作用,具体适用情况需由医生评估决定。
1、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或外伤导致的椎体塌陷是骨水泥手术的常见适应症。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可迅速恢复椎体高度并增强稳定性。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通常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尤其适合老年患者或无法耐受开放手术的人群。
2、骨肿瘤
对于脊柱转移瘤、血管瘤等侵袭性骨肿瘤,骨水泥能有效填充骨质破坏区域。其聚合时产生的热量可破坏肿瘤细胞,同时机械性支撑作用可预防病理性骨折。在姑息治疗中,该方法能显著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3、骨髓炎
慢性骨髓炎造成的骨缺损可通过骨水泥填充进行治疗。部分抗生素骨水泥可持续释放抗菌药物,在清除感染病灶后既能维持骨骼结构,又能控制局部感染复发,尤其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病例。
4、其他骨科疾病
膝关节置换术后松动、髋臼内陷等关节周围骨缺损也可使用骨水泥修复。在复杂骨盆骨折中,骨水泥能临时固定碎骨片,为后期重建创造有利条件。部分跟骨骨折患者接受骨水泥填充后可早期负重。
进行骨水泥手术前需完善CT、MRI等影像学检查,评估病变范围及骨密度。术后需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是否有骨水泥渗漏导致的神经压迫症状。患者应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骨质疏松患者需同步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该手术虽然微创,但仍存在栓塞、感染等风险,需在正规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