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水泥手术通常适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瘤、骨肿瘤导致的骨缺损以及创伤性椎体骨折等病症。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由医生评估后决定。
1、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因骨密度降低易发生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手术通过向骨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可快速稳定椎体并缓解疼痛。该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尤其适合无法耐受开放手术的老年患者。
2、椎体血管瘤
椎体血管瘤可能引起局部疼痛或神经压迫症状,骨水泥填充可加固被肿瘤破坏的椎体结构,降低椎体塌陷风险。骨水泥聚合时产生的热量还能破坏部分异常血管,减少瘤体血供。
3、椎体转移瘤
恶性肿瘤转移至椎体时,骨水泥注入能有效缓解顽固性疼痛,同时增强椎体力学强度,防止病理性骨折。该手术常与放疗联合应用,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姑息性治疗。
4、骨肿瘤导致的骨缺损
原发性骨肿瘤或转移瘤造成的骨质破坏,骨水泥可填充缺损区域恢复骨骼连续性。对于无法彻底切除的病灶,骨水泥还能起到占位支撑作用,维持骨骼正常形态。
5、创伤性椎体骨折
对于高能量损伤导致的椎体爆裂性骨折,在神经功能完好的前提下,骨水泥手术可替代部分内固定手术。通过微创方式恢复椎体高度,特别适用于胸腰段单节段骨折。
出现脊柱相关病变时需及时就医,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性质。骨水泥手术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评估骨水泥位置及脊柱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