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汉坦病毒传播途径是什么?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汉坦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动物咬伤、母婴传播以及消化道传播等。其传播多与携带病毒的啮齿类动物有关,需注意科学防护。

1、接触传播

汉坦病毒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排泄物或分泌物传播。若皮肤存在伤口时直接接触鼠类的唾液、尿液或粪便,病毒可能经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人体。例如清理鼠类污染的杂物时未戴手套可能引发感染。

2、呼吸道传播

吸入被病毒污染的尘埃或气溶胶是常见途径。鼠类排泄物干燥后形成带病毒的尘埃颗粒,可随空气漂浮,人体吸入后可能引发感染。这种情况常见于密闭且卫生条件较差的环境。

3、动物咬伤

被携带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咬伤后,病毒可通过伤口进入血液循环。尽管此类传播概率较低,但若伤口未及时消毒处理,仍存在感染风险。

4、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汉坦病毒后可能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或分娩时经产道感染新生儿。此类传播属于罕见情况,但可能增加胎儿早产或发育异常的风险。

5、消化道传播

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可能引起感染。鼠类啃咬或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未经高温处理直接食用时,病毒可通过消化道黏膜侵入人体。

日常需做好防鼠灭鼠措施,避免直接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清理污染区域时应佩戴口罩和手套,保持室内通风,食物妥善密封保存。若出现发热、头痛、出血倾向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并告知接触史。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