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诃子在中医中的作用有哪些?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诃子作为中药材,在中医理论中一般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降火利咽、止血以及固精等功效和作用。其药性平和,常用于调理肺、肠、肾等脏腑功能异常。

1、敛肺止咳

诃子能收敛肺气,减少肺气耗散,适用于肺虚引起的久咳、气短等症状。其酸涩之性可固摄肺气,改善因肺气不足导致的咳嗽无力、痰少难咯等情况,常与五味子、乌梅等配伍使用。

2、涩肠止泻

通过收敛肠道的作用,诃子可改善长期腹泻、慢性痢疾等症。其含有的鞣质成分能减少肠道分泌,保护肠黏膜,对于脾虚导致的泄泻或久痢脱肛有调理效果。

3、降火利咽

诃子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可缓解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状。在中医喉科常将诃子与桔梗、甘草配伍,用于治疗热毒壅滞引起的喉痹、失音等症。

4、止血

诃子的收敛特性可作用于下焦,改善便血、崩漏等出血症状。其能增强血管收缩功能,促进血小板聚集,适用于妇科经血过多或肠道出血的辅助治疗。

5、固精

通过固摄肾气的作用,诃子可改善遗精、滑精等肾气不固的症状。常与金樱子、芡实等药材配伍,用于肾虚不藏引起的生殖系统功能异常。

使用诃子需根据体质辨证施治,阴虚火旺者慎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合理配伍,避免单味药长期大量使用。出现严重腹泻、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可单纯依赖中药调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