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幻肢痛与肌肉疼痛如何识别?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幻肢痛与肌肉疼痛可通过疼痛部位、性质、伴随症状、诱发因素以及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识别。前者常见于截肢患者且疼痛位于缺失部位,后者多与肌肉损伤有关且疼痛位于现有组织。

1、疼痛部位

幻肢痛通常发生在已被截除的肢体部位,例如截肢后仍感到脚趾疼痛。肌肉疼痛则局限于实际存在的肌肉组织,如运动后出现的小腿肌肉酸痛,可通过按压准确定位。

2、疼痛性质

幻肢痛多为灼烧感、电击样痛或刀割样痛,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疼痛程度常与情绪波动相关。肌肉疼痛主要表现为酸痛、胀痛或牵拉痛,在活动患处时疼痛明显加重,休息后多可缓解。

3、伴随症状

幻肢痛患者常伴有幻肢觉,即能感知缺失肢体的存在感或运动感,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肌肉疼痛多伴随局部红肿、压痛或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出现肌肉痉挛或皮下淤血。

4、诱发因素

幻肢痛可能因天气变化、情绪紧张或触碰残肢断端而诱发,夜间疼痛可能加剧。肌肉疼痛通常由运动损伤、过度劳累、外伤或感染等因素直接导致,如搬重物后出现的腰背肌劳损。

5、诊断方法

幻肢痛需通过神经系统检查结合残肢神经瘤超声、功能性核磁共振等确诊。肌肉疼痛可通过肌电图、肌酸激酶检测及肌肉超声等检查评估,触诊时能发现明确的压痛点。

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疼痛时,建议及时到疼痛科或骨科就诊。临床医生会根据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测进行鉴别诊断,必要时可能采用神经阻滞试验辅助判断疼痛类型,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药掩盖病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