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早期通常会出现指甲颜色改变、甲板增厚、形态改变、甲分离以及甲板脆弱易碎等信号。这些症状可能逐渐加重,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影响日常生活。
1、颜色改变
灰指甲早期常表现为指甲局部颜色异常,可能从白色、黄色逐渐发展为褐色或黑色。这是由于真菌侵入甲板后分解角质蛋白,并产生色素沉积所致。颜色变化通常从指甲边缘或甲半月区域开始,逐渐向周围扩散。
2、甲板增厚
受真菌感染的指甲角质层会出现异常增生,导致甲板厚度增加。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指甲局部轻微隆起,随着病情进展,增厚范围可能扩展至整个甲板,触摸时有明显粗糙感。
3、形态改变
真菌感染会导致指甲表面变得凹凸不平,可能出现纵向条纹或横向沟壑。部分患者早期会出现指甲边缘翘起、卷曲等变形表现,尤其在修剪时能明显察觉指甲质地变脆。
4、甲分离
随着感染加重,甲板与甲床之间可能出现空隙,形成甲分离现象。早期可能仅在指甲前端出现1-2毫米的分离区域,按压时会有疼痛感,分离区域常伴随碎屑堆积。
5、甲板脆弱易碎
受感染的指甲因结构破坏,早期可能出现分层、碎裂现象。日常抓挠衣物或轻微碰撞可能导致指甲边缘出现缺口,且修剪时产生的碎屑较正常指甲更多。
若发现指甲出现上述异常表现,建议尽早就诊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日常生活中需保持手足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剪等物品,穿透气性好的鞋袜有助于减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