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肌红蛋白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肌红蛋白偏低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肌肉疾病、营养不良等病理性原因有关。长期缺乏运动、老年性肌肉萎缩、肌肉病变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其水平下降,建议结合具体症状分析。

1、生理性原因

长期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肌肉含量减少,从而影响肌红蛋白的合成与储存。例如长期卧床或久坐人群的骨骼肌肌纤维逐渐萎缩,肌细胞内的肌红蛋白分泌量会相应减少。这种情况通常不会伴随其他异常症状,适当增加运动后指标可能回升。

2、老年性肌肉萎缩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肌肉组织会自然流失,6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可能流失1%-3%的肌肉量。这种退行性改变会导致肌红蛋白水平逐渐下降,常伴有肌力减弱、活动耐力下降等表现,可通过阻抗训练延缓肌肉流失。

3、病理性原因

进行性肌肉萎缩症、肌营养不良症等遗传性肌肉病变会导致肌组织广泛受损。这类疾病除肌红蛋白降低外,多伴随肌无力、肌肉疼痛等症状,需通过肌电图、肌肉活检等确诊。恶性肿瘤、结核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严重营养不良也会导致肌肉蛋白合成障碍。

发现肌红蛋白偏低时,建议先评估日常运动量和营养状况。若伴有不明原因的乏力、体重下降或肌肉疼痛,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医生可能会安排肌酸激酶检测、神经传导检查等进一步明确病因,确诊后根据具体疾病进行营养支持或针对性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