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的诊断通常依据肾功能指标变化、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肾活检等综合判断。具体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1、肾功能指标变化
急性肾损伤的主要诊断依据是血肌酐水平升高和尿量减少。根据KDIGO标准,48小时内血肌酐上升≥26.5μmol/L,或7天内升高至基础值的1.5倍以上,或持续6小时尿量<0.5ml/(kg·h)即可提示。这些实验室指标能直接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
2、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水肿、少尿或无尿、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部分病例伴随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表现。这些症状虽非特异性,但结合实验室检查可辅助诊断。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评估肾脏大小、结构及是否存在尿路梗阻,CT或MRI有助于发现肾血管病变、结石等病因。多普勒超声还能检测肾动脉血流情况,帮助鉴别肾前性因素。
4、肾活检
对于病因不明或怀疑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球疾病时,需行肾穿刺活检。病理学检查能明确肾小管坏死、炎细胞浸润等特征性改变,指导针对性治疗。
需注意鉴别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肾前性氮质血症等疾病。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诊,由肾内科医生通过系列检查综合评估,避免自行判断延误治疗。确诊后需立即寻找病因并采取干预措施,以防进展为慢性肾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