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腹泻可能与胰酶分泌不足、肠道菌群失调、感染因素以及消化吸收不良等原因有关,需结合具体病情进行分析。
1、胰酶分泌不足
急性胰腺炎发作时,胰腺组织受损可能导致胰酶分泌减少。胰酶中的脂肪酶不足会影响脂肪的消化分解,未被消化的脂肪进入肠道后可能刺激肠黏膜,导致脂肪泻。患者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油腻且有恶臭。
2、肠道菌群失调
胰腺炎症反应可能影响肠道环境,或因治疗期间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内益生菌数量减少,有害菌过度繁殖,进而引发腹泻。此时患者可能伴有腹胀、肠鸣音亢进等症状,粪便中可见未消化食物残渣。
3、感染因素
重症胰腺炎可能并发腹腔感染或肠道感染,病原体产生的毒素会刺激肠道黏膜,增加肠液分泌并加速肠蠕动,从而引起水样腹泻。若合并发热、腹痛加重等症状,需警惕感染性腹泻的可能。
4、消化吸收不良
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会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消化障碍,未被充分分解的营养物质在肠道内蓄积,可能引起渗透性腹泻。此类腹泻通常表现为大便松散、含泡沫,且可能伴随体重下降。
若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持续腹泻,建议及时复查血常规、粪便常规及胰腺CT等检查,遵医嘱使用胰酶肠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治疗。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胰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