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常见症状主要包括骨痛、骨折、身高变矮以及驼背等。这些症状可能随病情进展逐渐显现,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1、骨痛和乏力
骨质疏松患者常出现腰背部弥漫性疼痛,尤其在久站、负重或活动后加重。疼痛可能向脊柱两侧扩散,伴有肌肉疲劳感,休息后缓解不明显。
2、骨折
轻微外力如咳嗽、跌倒即可引发骨折,常见部位包括椎体、髋部和桡骨远端。脊柱压缩性骨折可能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背痛,活动严重受限。
3、身高变矮和驼背
椎体骨量丢失导致椎体压缩变形,累计身高减少可达3-6厘米。胸腰椎变形会引起脊柱后凸,形成驼背畸形,严重者可能出现肋弓与髂嵴接触。
4、呼吸功能受限
严重的胸椎变形会压迫胸腔,降低肺活量,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短等呼吸不畅症状,尤其在活动时更为明显。
若出现持续骨痛或反复骨折等情况,建议尽早就诊完善骨密度检测。日常需保持适度日照,摄入富含钙质的奶制品、深绿色蔬菜,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患者需特别注意防跌倒,避免提重物或剧烈扭转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