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胃不适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整饮食、腹部按摩、补液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及时就医等。由于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需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处理方式。
1、调整饮食
建议少量多次喂养,避免高糖、高脂或不易消化的食物。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需减少摄入豆类、乳制品等易产气食物。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暂时给予米汤、米糊等清淡饮食,缓解胃肠负担。
2、腹部按摩
家长可将手掌搓热后,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按摩时使用婴儿润肤油减少摩擦,注意力度需轻柔,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气体排出。
3、补液治疗
若伴有腹泻症状,可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每袋补液盐需严格按说明书要求兑250ml温水,分次喂服,24小时内未用完需丢弃。母乳喂养婴儿可增加哺乳频率补充水分。
4、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病毒性腹泻可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胀气明显时可短期使用西甲硅油乳剂,但需注意2周以下新生儿禁用。
5、及时就医
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发热超过38.5℃、尿量减少、囟门凹陷等脱水表现,或症状超过24小时未缓解,需立即就医。6月龄以下婴儿出现拒奶、精神萎靡等情况,应及时前往儿科急诊。
日常需注意奶瓶餐具消毒,避免生冷食物摄入。家长需记录宝宝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就诊时携带相关记录。不建议自行使用止泻药物,2岁以下婴幼儿禁用洛哌丁胺等强效止泻剂。治疗后应逐渐恢复饮食,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和生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