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出血通常表现为便血、腹痛、贫血、肠梗阻等症状,可能与息肉表面糜烂或体积较大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明确出血原因。
1、便血
肠息肉出血最常见的症状是便血,血液通常附着在粪便表面,颜色呈鲜红或暗红色。如果息肉位于直肠或乙状结肠,出血可能呈现鲜红色;若位于较高位置,血液可能在肠道内氧化变暗。出血量少时仅表现为大便潜血阳性,量大时可见明显血便。
2、腹痛
较大息肉或带蒂息肉可能因牵拉肠壁引发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与息肉位置相关。若息肉导致肠套叠或肠扭转,会出现突发剧烈绞痛,伴随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急腹症表现。
3、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会导致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性下降,初期可能无自觉症状,随着病程发展会逐渐出现活动后气促、心悸等代偿反应。
4、肠梗阻
直径超过2cm的息肉可能阻塞肠腔,引起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会出现腹胀、排便困难、肠鸣音亢进等症状,腹部X线可见气液平面,严重时可能发生肠穿孔。
若出现反复便血或上述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肠镜检查。约80%的结直肠癌由息肉恶变而来,早期发现可通过内镜下切除彻底治疗。日常应注意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粪便潜血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