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通常需要通过症状评估、胃镜检查、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以及症状问卷等综合判断。具体方法需由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
1、症状评估
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尤其在餐后或平躺时加重。若患者存在长期咳嗽、咽喉异物感等不典型症状,且排除其他病因后,也可能提示反流性食管炎。医生会详细询问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诱发因素。
2、胃镜检查
这是确诊食管黏膜损伤的金标准。通过内镜可直接观察食管下段黏膜是否出现糜烂、溃疡或Barrett食管等病变,必要时可进行活检以排除恶性病变。对于症状持续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尤为重要。
3、食管pH监测
24小时食管pH监测能客观记录酸反流事件的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准确判断胃酸反流与症状的关联性。无线胶囊pH监测则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适用于需要长时间监测的病例。
4、食管测压
通过测量食管蠕动功能和下食管括约肌压力,评估食管清除能力和抗反流屏障功能。该检查常用于术前评估,帮助确定是否适合进行抗反流手术。
5、质子泵抑制剂试验
短期服用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若症状明显缓解,则支持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这种方法常用于内镜检查阴性但症状典型的患者。
出现反流相关症状建议及时消化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查组合。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心绞痛、食管动力障碍等疾病进行鉴别,避免误诊漏诊。确诊后应遵医嘱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