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反流性食管炎为何会反酸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出现反酸主要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异常、胃排空延迟、食管清除能力下降以及胃酸分泌过多等因素有关。反酸的发生涉及多个环节的功能失调,具体病因需结合个体情况分析。

1、食管下括约肌松弛

食管下括约肌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的关键屏障。当该肌肉松弛或压力降低时,胃酸容易突破屏障反流至食管。这种情况可能与长期吸烟、饮酒或摄入高脂食物等导致神经调节功能异常有关。患者可能伴随胸骨后烧灼感,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

2、胃排空延迟

胃蠕动减弱或幽门功能障碍时,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导致胃内压升高。这种压力变化可能迫使胃酸向上反流,尤其在平躺或弯腰时更明显。患者常出现餐后腹胀,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莫沙必利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促动力剂和抗酸剂。

3、食管清除能力下降

食管通过蠕动和唾液中和来清除反流物。当食管蠕动减弱或唾液分泌减少时,反流的胃酸无法被及时清除,持续刺激食管黏膜。这种情况常见于干燥综合征患者或老年人,治疗需结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等抑酸药物,并建议少量多次饮水。

若反复出现反酸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胃镜或24小时食管pH监测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睡前3小时进食,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减少紧身衣穿着。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擅自调整用药方案,同时注意识别吞咽疼痛、呕血等警示症状并及时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